師恩,不是一個謝字了得/王舜

主頁 > 書序書評 >

師恩,不是一個謝字了得/王舜


師恩,不是一個謝字了得
——寫在方老師《八十問詩》出版之際
王舜
 
  人的一生要有十幾年的學生生涯,所經歷的老師要以十為單位計算,而每一位老師都會對自己的成長產生一定的影響。方文德老師是我的恩師,對于我影響最大,幾十年來,我一直懷著敬仰之情在仰視著他,直至他82歲的今天《八十問詩》出版之際。盤點一下花甲之年的我,如果身上有一點兒可稱道的東西,那里面都有方老師的影子。
幸遇恩師
  文革期間的教育是什么個樣子,同齡人都十分清楚。
  今年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時,校長在致詞中將“鴻鵠”一詞中的“鵠”字念錯,校長在網上發文致歉。他坦誠地說,自己文字功底的確不好,因為上中小學時,教育幾乎停滯了,自己接受的基礎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統。校長說的是實話,那個年代的教育的確是那樣。我與校長同齡,處在同一個年代。但是,我慶幸遇到了方文德老師。
  方老師那時三十多歲,風華正茂,他教我們高中語文。課本使用的是河北省編的地方教材。在“不完整”“不系統”的教育環境中,方老師所教授的語文卻是完整的、系統的。教材不足部分,方老師補充了大量教材以外的內容。比如當代詩歌,劉章的《牧羊曲》,我就是在方老師的課堂上學到的。那時每天1~2節語文課,方老師從來沒有像其他學校那樣說不上就不上,或者上課也是糊弄。方老師的課每一節都經過精心準備的,每一節課都認認真真地上,加之他那高品位的講授,自己滿滿的“一桶水”,輕而易舉地給我們舀出“一瓢”,使得上課學習簡直是一種享受。
  那時的作文課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每周必上,單周寫,雙周講評,每次課都是連續上兩節。作文的形式、內容都由老師設計。形式多樣,各種體裁都練習寫,不像現在這樣,只是圍繞高考作“八股文”。我的作文常常被方老師拿到班上講評。
  有一次,方老師布置了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我寫的是《找李勤》。寫這篇作文,我動了腦筋,采用了比較特殊的表現手法。文章從頭到尾也沒有讓主人公李勤露面,而是通過“我”的“找”,借助別人的嘴把李勤的相貌以及他一天之中從這村又到那村的勤奮工作精神表現出來。方老師批改作文時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很委婉地問我:“寫這篇作文,你看啥書來嗎?”我當時沒有完全明白方老師問我這話的意思,不假思索地說:“沒有。”因為我家里窮得除了課本以外沒有任何其他書籍可讀,只有一本小人書,還是我上小學的時候用賣廢品的錢自己給自己買的。方老師也沒有多問就讓我回來了?;氐浇淌椅也偶{過悶來,原來方老師對我這篇作文產生了懷疑,他要核實一下這篇作文是自己構思的,還是借鑒了別人。我當時感到很委屈。到作文講評時,方老師又讓我在班上朗讀了作文,他作了講評??磥矸嚼蠋熯€是信任我的。這篇作文至今記憶猶新。
  我如今能寫一點兒東西,就是從那時開始的,就是方老師的語文讓我對文學產生了極大興趣。
  幸遇恩師,感謝恩師。
人生導航
  高中時,方老師不但教我們語文,還是我們的班主任?,F在回憶起來,方老師真的稱得上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老師,他從來沒有忘記在教授知識的同時進行“育人”,每時每刻我們都能感受到他在教他的學生如何做人。而作為班主任,他不是只管管生活紀律,而是把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作為工作重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至今不能忘記的是高中時的畢業教育。臨近畢業,方老師前后召開了幾個不同主題的班會。比如,如何做一名有理想的青年;如何扎根農村,同農民打成一片;如何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如何走出校門,報效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等。我把受教育后的一腔熱血寫成一首打油詩,寫在了筆記本上?!端级鳌罚喝f擔水土促出芽,陽光雨露哺育大。如今春到紅花放,看你結出什么瓜?!方老師批閱日記時見了,把詩拿到全班上討論,要求人人發言,人人回答“看你結出什么瓜?”30多年后,我與同學從喜庫聊天,他還能記起此事,并熟練地背誦這首打油詩??梢?,方老師的畢業教育多么深入人心。
  高中階段是一個人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說句心里話,我如果沒有中學這段經歷,我的人生觀也許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我幾歲的時候失去雙親,生活上吃了不少苦頭,受到了不少不公正待遇,致使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不少陰影。這樣的人生經歷很容易造成思想偏激,不能夠正視社會,很難形成《思恩》那樣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中學時期,我得到了學校和方老師的足夠的重視。從初中到高中一直當班長,每個學期都會得到獎狀,還作為優秀學生代表到縣城參加了“隆化縣教育戰線一先雙優表彰大會”。在這樣的重視與鞭策下,我更加努力學習,加強道德修養。
  高中畢業,我懷著一顆熱心和雄心走向社會。村干部、公社干部、教師、地委(市委)組織部科員、副科長、科長、市人大人事委副主任、主任,一路走來,不管在哪個崗位上,都堅持做一名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人,努力踐行自己回報社會的諾言。業余時間承擔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寫作、攝影、研究承德地域文化成了我自覺的責任?;仡?0多年的工作及社會經歷,不敢說貢獻有多大,但敢說此生無愧于心。這樣的人生源于良好的人生起點,源于正確的人生航向。感謝恩師的人生導航。
人生楷模
  幾十年的人生路上,我一直把方老師當作我的人生楷模,敬仰著、學習著……
  人的一輩子,其實是在做兩件事:做人和做事。做人,方老師稱得上是君子;做事,方老師稱得上是專家,教育專家。做人做事,方老師都做到了極致,稱得上典范。
  限于篇幅,遠的不說,就讓我們打開《八十問詩》體會一下方老師的君子風范。
  首篇28首詩詞,名為時代篇,實為政治抒情。讀來,每一首詩詞都能感受到方老師跳動的脈搏,都能體會到那種“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愛國情懷。就說第一首《頌歌獻給黨》吧,用了400言長調來歌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這絕非一般的應景,而是內心情感的真實吐露。雖然如此,耄耋之年的作者還在鞭策自己:“今后需要加強政治修養,勇于社會擔當。”
  如果說時代篇是方老師愛國情懷的真實體現,那么人物篇則是方老師愛國精神的真實寫照。此篇38首詩詞禮贊了38位可歌可泣的人物。其中,有毛澤東、孫中山到董存瑞等偉人、英雄,有歷史名人和家鄉志士仁人,還有平凡崗位上的普通人。詩人眼里的“人物”,完全是站在民族的立場、人民大眾立場上的正能量人物。為什么要寫他們呢?為的是“使人不忘歷史,不忘先人,用他們的精神和品質鼓舞后人”。
  家鄉篇69首詩詞則是方老師愛國情懷的具體化。一個人如果只愛國而不愛家,那他的愛是空中樓閣,不可能存在。“我是隆化人,不能忘記家鄉的養育之恩。”“家鄉巨變……無法克制歌頌家鄉的欲望。”多么感人的肺腑之言!
  那64首旅游篇,是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對祖國優秀文化的歌頌,同樣是方老師愛國思想的具體體現。
  言志篇、抒情篇中的79首詩作,所抒發的不是個人的小情小調,而是著眼于“詩化人生”“教化興邦”大格局、大主題的大作,言真意摯,寓教于詩。
  悼念篇,著墨不多,只有13首,但精辟、深邃。讓我們看到了方老師的另一面:君子并非不食人間煙火,君子首先是有血有肉的男兒。
  這樣的老師,作為他的學生能不敬仰嗎!能不學習嗎!
  在《八十問詩》出版之際,方老師囑我寫篇序。老師的信任不可推辭,但寫序,萬萬不能,太造次了!寫評?更不妥!只好說說發生在與恩師之間的那些點滴片段。文不達意,不成體統,權當又一次榮幸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生作文吧!
2018年夏于順誠大夏
?
av综合|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拍拍|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国产三级在线精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