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高調低歌長久
步九江
作序,無非談作者,談作品,談自己的心得、感悟、愛憎和棄舍,有為新著詮釋玄機之能和給讀者指點迷津之功!評之道、剖之妙、點龍睛、定基調,“序”可謂在作者與讀者之間架起一道橋梁,這一般都是有深厚學問沉積和廣博文學造詣者,居高俯之勢,會導航之能,贏服眾之譽,藏不盡之識,所敢承攬的“活計”。而我一個讀微薄之書,含點滴之墨,疏史淺文,只?;尩钠接怪岩膊┩跛葱湃?,實屬偶然。用者不疑,量力而行。誰讓我們是老鄉、兄弟、同仁、摯友,又對其長含敬意,言舉傾服呢!算起來,與他結交也40多年了,他40多年的一貫性,在我頭腦里形成的印象和概念,大體就是:“為人品高,做事低調,詩文耐讀,影響深遠。”所以我選用這么個題目做標識,也算“言衷腸、掏心話,講實例、道真情,評有據、文不空了”。猜讀者能諒我。從而免卻心跳臉紅了。
王舜行政級別為“正處”,也算地級城市的中層領導,可與歷史上陶淵明、鄭板橋平起平坐。從學術職位上,系中國文學藝術界三大主要協會會員,從成就上出版過40多部書籍,不是躺著而是坐著也“著作齊身”了。從助人成才上,承德出版的幾百部作品,絕大多數都是由他的血汗而洗凈了會呼吸的鉛字,讓它們成為了不朽的精靈!記得十年前我就曾說過,就他在承德文壇的影響和貢獻足以邀功領賞,樹為標桿了,不會有人爭執,不會有人嫉妒,不會有人掣肘,不會有人非議。然而,他只是欣然一笑,吐出三個字來“差遠了”。這難道還不是“品高調低”嗎?還有和安忠和老兄我們三個人合出的那部帶有史料和科技性質的書《把酒話板城》,說實在的,書中無論文字和照片都是他倆搞的,我只是參與一下,便撈個“主編”。我一直認為“貪天功歸己有”這句譏諷的語言是為我而流傳的。這不也體現出“品高調低”嗎?再如他的兒子在其教育有方培育下,都已成才成家,一個在國外發展,一個在省作協任職,他從未吹噓過!當有人委托辦事時,他總是穿針引線,說明實情,在不違背法規的前提下,促其如愿。這同那句“頭幾十年看父敬子,后幾十年看子敬父”的鄉間俚語毫不相干。助人為樂,幫其所難,不露聲色,啥也不圖。這不也印證出“品高調低”嗎?特別是他退休以后,創建了“承德市寫作協會”,不僅安排了剩余勞力,而且為熱戀寫作的同仁們提供了“娘家”的溫情和插上了騰飛翅膀的良機,繼而還在北京“團結出版社”這株枝繁葉茂的大樹上培育出新芽,蓬勃出新枝,隔斷出類似套間房屋的二級編輯部。王舜親自為準備出書者進行策劃、指導,爭取書號,聯系印刷,甚至逐篇詳讀為其作序寫評,實施全程服務,從不嫌煩。這不更彰顯出他“品高調低”的持之以恒,默默奉獻嗎?“品高調低”不招風,不惹事,不貪贓,不枉法,不心驚,不自危,益心健體,修身養性,眾口皆碑,天地護佑。
文如其人,歷來如此。王舜優秀,墨跡飄香,作品無愧,詩當久傳,規律所在,實屬必然。他的作品大都有感而發,雖算不上時代新潮,也絕沒落伍之嫌。用“詩”的法則和模具無論怎樣套量,從內容到形式,從生活到藝術,都符合“詩”的常規和人民大眾的審美要求。沒有故弄玄虛,玩耍深奧,像老鼠倒洞一樣在地下拐許多彎也難懂其要領。讓讀詩的人莫名其妙,讓傳唱的人歌喉嘶啞。文字魔術,不知所云,超時隔世,做作有余。王舜的詩不僅是“大眾化”的也含“化大眾”的元素。而且高產、快捷、催人奮進、鼓舞人心!2008年5月中旬,汶川發生大地震,他只用短短的64天,便寫成了《生命之歌》書稿,付梓印刷出版發行。對于抗震救災所產生的作用,可想而知!而今又用最快的速度,在短短90天內,配合冠狀肺炎病毒的防治,從精神領域傳出中國聲音,《這個冬天——詩說中國戰“疫”》的問世,無疑又打一響炮,震耳欲聾,聲傳八方。全書共分三個章節,納入89首新作,從《詩集》的題記中就開宗明義的道出了詩的四個功能,“詩,不僅僅抒情╱詩,應該講故事╱詩,不僅僅言志╱詩,應該記錄歷史”??梢娫娪^明確,詩路寬廣,那就敞開喉嚨,讓歷史久存永遠的回音吧!
冬雪,有史以來就是覆蓋瘟疫,消殺病毒的天敵,作者緊緊抓住這一自然景觀,選擇四個“2”四個“0”這一極具標識的日子,作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打響人民戰爭的節點。先用各種真實的數字點明疫情的嚴重性,接著一連用了五個“我看見”,逼真地再現了從總書記親自指揮到國務院領導周密部署,從國家指導組急赴武漢,到專家學者前線考察指導。從人民子弟兵火速出擊,到白衣天使雪片般地降臨。形成鋪天蓋地、同仇敵愾之勢!而此時此刻,他聯想到了自己,急切切地用了四個“我恨”來提升詩的節奏,表白和自譴不能親臨現場赴湯蹈火,白刃格斗,同灑血淚,只能用“文學不可推卸的責任”,以“筆尖”的力量,“指向戰役的前線”。這就是此書問世的初衷和背景,及時用文學的“吶喊聲”鼓舞著英雄的人民。
通讀詳析這部詩集,聯想《生命之歌——詩說汶川大地震》和《奧林匹克之歌——詩說北京奧運》,可以統稱為一胞三胎的姊妹兄弟,無論是血型顏值,內美外秀,都讓人產生一種隨身起舞,同腔而唱的欲望!這三部詩集的總體風格,如出一轍。它不但抒情敘事,兼而有之,甚至另辟新徑,獨樹一幟。如果說“報告文學”最能直擊現實,讓新聞和文學融為一體的話,王舜利用這種形式,以詩言志,愛憎分明,摒棄晦澀,朗朗上口,可否稱之為“詩報告”更為貼切。因為它具備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環境、數字、天氣、歷史、國內、域外等等,可驗可查,擲地有聲的實證,而沒有一點虛構之嫌,也浪漫不出澎湃的臃腫,是實實在在的蛋糕,不是五顏六色的氣球,而從“詩”的文體上去認可,有節奏、有韻律、有激情、有動感,有讓人想象的空間和回味的余地,是炫目的紅寶石,是悅耳的駝鈴聲,是抵達心靈的直通車。如果用“真、善、美”的標準去藝術的觀察和衡量,首先,排序不錯位,主次很分明。我歷來認為“真”才是作品的生命和靈魂的統領,一個瓷娃娃、布娃娃、電子娃娃,一按有時也會發出聲音,但它畢竟不是“人”!你只能欣賞、觸摸、惜愛、珍藏,卻不能交流感情,心心相印。而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上,雖然側重“賦”,相對而言“比和興”弱些,這也正是“詩報告”所必然的取舍。因為你要想抓住讀者的“心”,不可能讓人頭天晚上看罷,次日凌晨再百感交加,痛哭流涕。這種“詩”,既有應急的功能,又具備長效的機制,即讓人有親臨其境,知情所欲,又有藝術感染的浸透,讀則受益,存則耐久,隔世再翻閱,精品?;胤?。
如果說“存在決定意識”,這一命題是哲學的基本要義,王舜的詩完全體現了這一點。他的每一首都不是憑空想象,無病呻吟,而是通過大量新聞媒體和傳播渠道,采集并儲存了足夠任意篩選、貨真價實的原始資料,再經過主觀科學的判斷而精心釀造,又勾兌進感情的發酵和摒棄各種雜質后所奉獻出的“玉宴瓊漿”。用那句時尚的廣告詞去形容,是“酒老情深”,舒筋壯骨,給人的精神世界以極大的刺激和震撼,開文明之燈,亮恩德濟世。
最使人過目難忘的是《仰望南山》那首,可謂全書的代表作,構成了支撐這座美麗建筑的核心骨架,全詩長達528行,從頭至尾,一韻到底。如果把它改編成“朗誦劇”,肯定會聲情并茂,魅力奪人,搶人眼球,引起轟動!此詩開篇以一則民間故事《谷子的傳說》為引子,拉開帷幕,用“故事里有座終南山╱是它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濟世渡人,農耕始為,從此,百姓“不再挨餓”。繼而影射和推介出“終南山╱改變人類命運的靠山”。第二節,緊密銜接,以地名喻人名,天成合一。“南山南山,鐘山之南╱鐘山鐘山,南京紫金山╱古時,諸葛亮曰╱此帝王之宅,虎踞龍盤╱今日,著名旅游勝地╱中華城中人文第一山”。下文更加細膩精彩,從鐘南山的出生,到他的家世傳承,從他的從醫初衷,到他“華佗在世”的傳頌。一晃走過84年。讓人敬羨的是“耀眼光環,一環連一環╱金色腳印一串接一串╱那年非典,今年新冠╱是你,撐起了中國的天”。菩薩降臨,絕非偶然。反復修煉,才贏桂冠!我真佩服王舜的專注和記憶,使這位知名院士的年譜檔案和履歷畫卷,一頁頁地攤開,供人研判、評議、學習和推崇。從他的為人處事,到他的求知好學,從他的心地純潔,到他的直諫建言。從他的剛直不阿,到他的為民請愿。從他的嚴格自律,到他的重責擔當。從他的發明創造,到他的智慧人生。從他的傷病不下火線,到他為祖國做出杰出的貢獻。方方面面,包羅萬象,如數家珍,無一遺漏。他對老人家的感嘆是“84歲啊╱別人都在頤養天年╱你還挑起這樣的重擔╱讓人心疼╱讓人心酸╱讓人汗顏”。因此又一次驗證了“你是╱不老的青山╱仰望的高山╱人民的靠山”。“你——╱在百姓心中╱已經不是普通的人╱是超人,是救星,是神仙”。這種許贊,毫不夸張。因為“最適合的稱謂——民族脊梁╱這是魯迅先生給你的定名”。
中國,是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國度,中國,是個“群星閃爍,爭放光芒”的天空,中國,是個“男女老少,團結如一”的群體,中國,是個“從不言敗,穩操勝券”的象征。這一切在王舜的詩中都能找到鮮活的注腳。他還尖銳地指出,一些西方世界的“民主政治”不是“事實”,而是“虛偽”,不是“極樂”,而是“極悲”。他們的私權、私欲、私利、私害,彌漫社會,怨聲載道。把東西方的現狀做完剖析和對比之后,作者斷言:“物質不再是人類的第一追求╱精神幸福才是最需要的時尚”。
“序言”不能寫得太長,只能是種引逗,待讀者上癮,愛不釋手,你還白唬個啥?不必贅言,就此止筆。
(步九江:承德市郭小川研究會法人代表、執行會長,承德市燕山文化研究會會長,承德市詩歌朗誦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