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歌撼動著迷人旋律/方文德

主頁 > 書序書評 >

生命之歌撼動著迷人旋律/方文德


生命之歌撼動著迷人旋律
方文德

  2020年端陽節前夕,接到王舜的電話,問候我身體狀況,我說還好。然后他提出,春節后寫了一本抗疫詩歌,想讓我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寫點東西,寫什么都行,你隨便。還客氣地說,就像老師批改作業那樣,寫咱倆的師生之情,寫咱們交往中生活的小事,別為難,更不要為我寫贊歌。我聽得不知所措,也不好婉言謝絕。接著他又說:我已請詩人步九江給寫了序言。我聽了輕松了好多,那就不用寫詩評了,于是我欣然接受,答應等詩稿寄來看看再說。
  第四天接到詩稿,我先讀《這個冬天——詩說中國戰“疫”》王舜僅僅用九十天就寫出這本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詩集,他站在時代高峰,緊緊抓住抗疫的主題,進行審美的創作,奏出時代最強音,表現了偉大中國精神,讓我驚詫和佩服。接著我又拜讀《品高調低歌長久》的序言,步九江以詩人博大的胸懷,睿智的目光,對詩的妙選材,善于用的手法和思維敏捷創作之速給予肯定。對詩的隱約之美、結構之美、語言之美作了精準、深刻地剖析和高度評價,并對王舜的家風家教做了點贊,對他取得的文學藝術成就給與褒獎。我還能說什么呢?想來想去我只能從王舜少年時代和高中學生生活的側面一些小事寫起,對詩人的品格評價做個補充吧。
  一、苦難磨練的堅強意志
  王舜從小命很苦,在四五歲時父親和母親因病先后去世,生活所迫,大姐帶著兩個妹妹出嫁,家中留下小哥倆和年邁的祖父相依為命。哥哥只比他大了五歲,一家老的老,小的小,靠祖父養活不了全家,哥哥十二三歲就參加勞動,爺爺還讓王舜上學。懂事的王舜星期假日也開始干活,十三歲就往山上挑糞,秋收時往回挑莊稼。生活雖苦但家庭關系和諧。王舜姑表弟說:“小時候,母親讓我給王舜家送幾塊豆腐,姥爺吃了一塊,留下的讓兩個孫子吃,可小哥倆誰也不動,說給爺爺補充營養。我回家跟媽媽說,媽媽感動得流下眼淚,夸獎說,‘我那兩個孝順的好侄子!’還有一次我在表哥家烤一根青棒子,分成三塊,大哥將大頭分給我,中間的比小頭的多點,他哥倆互相謙讓,都搶著要小塊的。最后爺爺裁決,這次哥哥要大塊王舜要小塊,下次再輪換,他們這才滿意地吃起來。這真是家貧也不改敬親孝祖、兄道友、弟道恭的良好家風。后來哥哥結婚后參軍報國,王舜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每天早起上山砍一捆柴,回來吃完飯再上學。家鄉的大山小山都留下他的足跡。少年的手磨出繭子,稚嫩的雙肩每天都勒出繩痕。但他不認輸、不叫苦、不自卑。為什么?我從王舜高一作文中找到答案。我出的作文題《向松樹學習什么?》批文時,看他文中一段:“在山的肩上,我看見一片白云從那邊飄過來了,一會走了,我想云不如松樹,沒有根,沒有基礎,不能左右自己。松樹根扎在石縫里,多么不容易,吸吮水份和營養更不容易。我要學習青松信仰堅毅,敢于經風雨見世面,讓生命更加旺盛……”批到這我心潮涌動,字里行間閃爍著生命光輝。我眼前一亮,這王舜用瘦弱身軀對抗霸道的冷風,凄涼的寒雨,用堅強的意志捍衛著自己的尊嚴,茁壯成長。我這時立刻用紅筆圈圈點點,作為評講作文的資料。另外我分析王舜認識水平,他能從松樹風格中找到目標,吸取營養。從同學談論中聽說,王舜在初中時雨天上學赤著腳,提著鞋走路,怕鞋著水漚壞,留在晴天干活穿。這不是青松的寫照嗎!同學們笑他,他不在乎地說:“我光著腳不后退,一樣向前進!”
  鋒在磨,志在鍛,心在礪,童年苦難沒有困住意志堅強的人。參加工作了,我們閑談他對我說:“命運給了我困難和痛苦,也給了我學習機會,在困難中才悟出正道。人生多艱,大道多歧,我心中的風景從未黯然,前進動力就無窮無盡。”他在苦難中不斷升華自己,切割打磨才能成才,有苦難管教生命才能光艷,他確實寫出了人生壯麗詩篇。
  二、學識拓寬家國情懷
  我認識王舜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我在太平莊鄉鄉辦高中任高一班主任,教語文課。學期初,來了一位衣服襤褸的學生,身體雖然孱弱卻棱角分明,充滿著朝氣和力量。從脖子上的汗漬看,就知道他肩負生活的重擔,是一位敢于和生命抗爭的少年。他在報到簿上寫下了“王舜”的名字,眼睛里流露著渴望學習的目光。
  入學后,因為他初中有名氣,我就推薦他當班長,大家異口同聲地舉手通過。他也不客氣敢于擔當。當時造反的氣氛還有余波,工作中有時遭到頂撞、挑剔、嘲笑,但王舜從不回擊,總以憨厚的面對,耐心地工作。過一段時間我召開一次班干部座談會,想了解班級情況,有什么困難、矛盾解決一下。座談中王舜是先發言:“談工作中矛盾我不怕,當班長不要做指揮型的,要做實干型的,身先士卒,有事走在前頭,說到做到,別人也就沒說的。再說思想工作,要走進同學心里,幫助解決困難,探討生命真諦和生命的意義,幫他們編織美好理想,他們也就服了。”我聽了這一席話感到吃驚,這小小年紀竟說大人話,心胸多開闊!我問他:“你怎樣想出來的?”他說學習來的,我想他肯定是讀了有關青年修養的書。
  上課了,這是鄉辦中學第二屆高中,在家鄉念高中很幸運,學生學風很正。走讀生還不少,有的同學一天往返二十多里,一般不缺課。課堂上專心聽講,王舜精神特別專注,有時喜笑顏開,可能他理解透了;有時眉頭緊鎖,大概在認真思索。課堂上他質疑較多,不懂的總要提出來,一直弄懂才肯罷休。期末考試成績總占第一。兩個學年都被評三好學生,曾出席縣教委召開的“雙先會”,受到縣教委表彰。
  學習知識拓寬了他家國情懷,書打開他心靈窗口。一九七三年畢業前夕進行畢業教育,前后召開幾次主題班會——如何扎根農村,為農業貢獻青春,向貧下中農學習;如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等。王舜每次都備好發言稿,帶頭發言,他已把個人前途和國家命運聯系起來,大家都深受教育。王舜在日記中寫到:《思恩》“萬擔水土促新芽,陽光雨露哺育大,如今春到紅花放,看你結出什么瓜?!”我把他的詩拿到班上討論,人人發言說真心話,王舜的帶頭,畢業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王舜也說到做到,他畢業后回農村第一個入了黨,擔起了大隊革委會副主任、大隊會計、民兵連長、民辦教師。管起大隊財務,民兵武裝,還教著小學的課。為了農業學大賽,實現農業機械化,大隊計劃買拖拉機,王舜上縣購買并親自開回來。大有作為剛開始,舊屯國辦中學請王舜做報告,進行農村扎根教育,使學生深受鼓舞,當時在灤河川上下三十里,都知道扎根農村的好青年好榜樣——王舜。
  三、奮斗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正在廣闊農村干得熱火朝天,鄉里選拔王舜到鄉里當農業技術員,要求服從大局為全鄉服務,當時是農技推廣站,共計兩人,王舜任站長。一九八○年又任太平莊中學教師。王舜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能做出不平凡事跡。一九八三年以隆化縣第一名文化成績考入平泉師范。入學后因優秀的學業成績,扎根農村建設的好榜樣,共產黨員政治面貌當選為學生會主席、八三屆六班班長。二年學習生活的雙優成績,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學生會干部。畢業就被承德財校搶先錄為教師,管理學生并教課。到此王舜并不認為人到碼頭車到站,渴望知識的他又馬不停蹄考上河北教育學院函授學習。三年學習取得本科學歷,還被評為優秀學員。在財校工作三年,承德地委組織部更有伯樂善于識別人才,將王舜調入。他在組織部先后任科員、副科長、科長。當時省里搞社會主義教育活動,組織部領導為了鍛煉干部,抽調王舜到灤平縣陳柵子鄉任指導員。三個月后,王舜因工作成就突出,在全市總結表彰大會上介紹經驗,并受到省委表彰,被評為省優秀社教隊員。當時組織上幾次考慮提拔他到縣基層任職,憑王舜的才氣和能力是滿可勝任的,但個人表示不爭官職,繼續做自己的工作。后提拔為市人大選舉任免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當選為市十一屆、十二屆人大代表,常委會委員。
  在人生的舞臺上,王舜簡直是競賽,在他的追求中,寫作、攝影,史學發掘和研究,出版工作等齊頭并進。他用妙筆寫詩歌、寫散文、寫故事,出版了十幾部作品,成為河北省作協和中國作協會員。他熱愛家鄉,潛心研究承德地域文化,把避暑山莊的研究成果用最好的形容詞詩意般地寫出來。抹去灰塵留下燦爛花朵,這寶貴的文化遺產聚集成冊有二十多部,獲得承德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王舜還是攝影家,他以敏銳的目光,搶奪短暫的瞬間,用相機留下永恒。一九八○年開始拍攝祖國大好河山,社會主義偉大成就和人民美好生活,有上百幅發表,并獲獎,還在韓國、土耳其展出,并出版了專著。二○一五年中國攝影家協會北京攝影函授學院聘他為攝影教師。二○一一年他創建承德市寫作協會。退休后他筆耕不輟,又兼起“出版家”頭銜,二○一七年團結出版社京北圖書策劃編輯部掛牌,編輯出版圖書幾十套,數百部,培育和助力了多少文藝新人,為繁榮承德文學,發展承德文學藝術做出巨大貢獻。我看到的王舜人生沒空白,一直忙碌填寫,成績表上總是密密麻麻的。
  盤點王舜學習、生活、工作閃光點很多,只是多年不在一起,有些不知道。不過我還看到,他官升處級,名聲飛揚,但他凈無雜質,心不設防,沒有大吃大喝、大吼幾聲,沒有舞幾場、搓幾把,還是生活嚴謹,廉潔奉公,誠實做人。雖然退休仍然青春似火、永不迷茫,總在延長生命、加倍地工作,真是熱烈的生命,完美的人生,生命之歌總撼動著迷人旋律。
 
(方文德:高級教師,隆化縣教育局教研室原主任,1936年生,現年85歲) 
?
av综合|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拍拍|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国产三级在线精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