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吃燙驢肉
選自:朱彥華編著《河北滿族蒙古族民間故事》
慈禧太后有個最得寵的貼身太監叫李蓮英,這家伙最會討太后的歡心,所以人家背地里都叫他小叭狗。李蓮英不管什么小叭狗、大叭狗,只要能讓慈禧吃的好,玩得開心,他什么好招、壞招、鮮招都想得出來。這一年來熱河,他想出個新招,讓慈禧太后吃了頓“燙驢肉”。
原來,有一天李蓮英帶著四名小太監騎著馬由離宮出來要到那熱鬧的市面上開開心。一行五騎來到南營子大街,只見人來車往,人聲喧嘩。一打聽,原來正趕集市,那叫買叫賣的到處都是。什么賣米的、賣面的、賣蔥的、賣蒜的,好不熱鬧,嘿!來的正是時候。
李蓮英正神氣活現地往前走,忽聽一處叫道:“買來,買來,快來買呀!天上的龍肉,地下的驢肉,滋味鮮,味道好,保你吃不夠!”李蓮英一聽賣驢肉的,挺新鮮,自己在皇宮里,整天山珍海味,可這驢肉還真沒吃過。他回頭問小太監說:“孩兒們,你們吃過驢肉嗎?”四個小太監說:“回爺爺,我們沒吃過。”“咱家也沒吃過,咱們下馬,我帶你們嘗嘗這毛驢肉是什么味道。”
五個人下了馬,小太監把馬拴好,五個人進了驢肉館。跑堂的一瞧來的是宮里的公公,不敢怠慢,忙叫著“貴人到”啦。一嗓子把掌柜的喊出來了,打躬施禮,把五個人讓到雅座。跑堂的趕緊遞過手巾,沏茶敬水。
沒等掌柜的問,李蓮英就要上了:“掌柜的,咱家山珍海味吃膩了,今天到你這換換口味,什么龍肉、驢肉的,只管端上來。”
掌柜的忙道:“公公,龍肉我這柜上實在沒有,若是驢肉保你吃著滿意。”
“那就上驢肉。”
嗬!不大一會兒,四大盤驢肉端了上來,李蓮英先夾了一塊放在嘴里,四個小太監這才敢動筷。五個人吃著吃著,李蓮英又看出點事來。咋?這四盤驢肉味道不一樣,他又仔細看看,發現肉的顏色也不一樣:兩盤煮的嫩些顏色淺,兩盤煮的爛些的顏色深。這李蓮英啥事都要問個明明白白,把跑堂的叫了過來。
“小伙計,你這驢肉為何兩種顏色兩個味道?”
“回公公大人,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有愛吃嫩的,也有愛吃爛的,因此我們煮上兩種。那煮的嫩的是口歲小的驢,煮的爛的是口歲大的驢??跉q小的含血多,所以味道也香。給公公打個比方,就像那鹿肉、狍子肉,最好不放在水里泡,因含著血和不含著血味道就不一樣。”
“嗯,有道理,有道理!”李蓮英說著又特意夾了塊嫩驢肉放在嘴里,他邊吃邊轉眼珠子,果然他又來事了,一回頭又把那小伙計叫過來了。
“我說小伙計,照你這么說,煮活驢豈不味道更香?”
小跑堂的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這……這……”
“去,把你們掌柜的叫來,我要嘗嘗活驢肉的味道。”
小跑堂的轉身朝后邊跑去,一邊跑一邊心里打鼓:這下怕是惹了禍了,這活驢肉如何煮法,聽也沒聽說過。見著掌柜的如此這般一說,掌柜的也傻了眼,可硬著頭皮還得出來。
“公……公公大人,這活驢肉,小……店沒有做過。”
“哈哈。”李蓮英大笑了一陣又輕蔑地“哼”了一聲說道:“量你也做不出來。拿文房四寶來。”
掌柜的納了悶了,這文房四寶跟活驢肉有啥關系?可人家既然要就得侍候著。一轉身從賬房取來了文房四寶。
小太監也不知李公公葫蘆里賣的啥藥,都大眼瞪小眼地瞅著。只見李蓮英一沒題詩,二沒寫字,竟作起畫來。畫的啥?一個大鍋臺,前邊安了個大鍋灶,后邊安了個小鍋灶,大鍋臺四邊還添了四個圓洞洞,畫了個煙筒冒著煙。這是啥子玩意?圍觀的人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解其中意。李蓮英公鴨嗓“嘿嘿”了兩聲,說道:“這就是煮活驢肉的灶,兩個鍋先燒好開水,把活驢抬到大鍋上,四條腿插到這四個眼里,這樣驢肚子正好煮在鍋里;另外準備一張大羊毛氈子,搭在驢背上和頭上,從小鍋里舀開水澆在驢身上的氈子上,驢受熱掙扎,血自然都集聚在驢身上,直到燙熟了為止;然后揭去氈子,皮毛自然脫落,這時再去掉五臟,只留肉,我這叫做‘活驢肉’。”說完把筆一扔哈哈大笑起來,掌柜的趕緊奉承:“公公大人高見,我這個笨蛋下輩子也想不出這法來。”小跑堂的卻在心里罵著:好個缺大德的主意。
李蓮英也為自己能想出這么個新招著實高興,這一高興也大方起來,他吩咐小太監拿出五十兩銀子,對掌柜的說:“這五十兩銀子,連飯錢帶本錢,三天后,我們爺們來吃你做的‘活驢肉’。”掌柜的忙跪在地上謝賞。李蓮英也不理他,帶上四個小太監揚長而去。
一晃到了第三天,李蓮英和四名小太監準時來到了驢肉館。掌柜的趕忙過來見禮,把他們讓到雅座,又吩咐跑堂的好生侍候著,自己又跑去照顧那“活驢肉”去了。
過了有個把鐘頭,李蓮英剛要不耐煩,一聲吆喝,四大盤“燙驢肉”端了上來。李蓮英急不可待,趕緊夾了一塊放在嘴里,就見他咂巴了一會兒嘴,臉上露出了笑容,連說:“味道果然不錯。”掌柜的開始那心還提拉著哩,生怕味道不對,得罪了公公大人。雖說是他出的法,可若真的不好也得自己頂著,這會兒聽說李公公直夸好吃,一顆心算是放下了??伤睦锩靼?,若真的味道不錯,也并非完全是這種做法的驢肉如何好吃,自己在調料上也著實用了一番腦子哩。
五個公公吃足了喝足了,抹抹嘴要走了,李蓮英把掌柜的又喚了來。掌柜的以為公公們吃高興了,又要給銀子哩,誰知李蓮英讓他再燙一個肥一點的毛驢,晚飯前送到宮里的御膳房,讓太后也嘗嘗鮮。掌柜的一聽,就那五十兩銀子,還要燙一個,自己這小本經營可貼不起的,不由得臉上露出了難色。李蓮英也不傻,立刻猜出了掌柜的心思,“嘿嘿”了兩聲說:“太后若吃得高興,定會重重賞你的。”掌柜的一聽有重賞,高興了,連連應承著。
晚膳前,驢肉館準時把“活驢肉”送到了御膳房。李蓮英親自端著送到了慈禧太后的房里,并獻媚地說:“奴才為了讓老佛爺您換換口味,特意想出個‘活驢肉’來孝敬老佛爺,請老佛爺過過嘴,若是吃著好,也不枉了奴才的一番苦心。”慈禧太后一聽這名就覺得挺新鮮,又是小李子孝敬來的,忙夾了塊放在嘴里品了品,還真是另有一番口味,太后一高興,吩咐下去:賞小李子白銀千兩。李蓮英謝恩出來,從賞銀中取出一百兩給了驢肉館。
從這以后,這家驢肉館經常給宮里送“活驢肉”,慈禧太后也著實愛吃。后來太后喜歡吃“活驢肉”的事不知怎么傳了出來,這家驢肉館的生意一下子紅火起來。
記錄整理者: 朱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