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得寶
選自:朱彥華編著《河北滿族蒙古族民間故事》
在現在的青龍縣祖山鎮一帶,有這樣一個傳說,說得很奇,也帶有迷信色彩,但聽起來覺得有點味道。
說的是,有這么一家,姓洪。洪家是個地當家的,也就是康熙八年實行到長城口外圈地墾荒后,受朝廷之命來義院口外跑馬占圈的,是個小皇糧莊頭,靠收地租吃飯??墒呛榧译m然吃穿不愁,但當家的老爺子,為了歷練兒孫,不讓兒孫成為坐吃山空的紈绔子弟,開了幾家小買賣。因為是山區,人煙稀疏,無非是開個小鐵匠爐、煎餅鋪之類。洪家人很善良,買賣也公平,從不掙黑心錢,對窮人吃張煎餅,釘個驢掌什么的,沒錢也不計較。博得個好人緣兒。幾代傳承下來,都是這樣,三鄉五里的都稱其為善人。
話說這一年的大年除夕夜,到了午夜,洪家剛發完接神紙,就準備吃年夜餃子了,只聽后院“咚、咚、咚”連響三下沉悶的聲音,好像大石頭扔進了院里。當家的洪老爺子忙叫二兒子出去看一看。打開后門一看,兒子嚇得媽呀一聲,只見后院墻上站著三個人,這分明是強盜??!二兒子忙退回屋里。老當家的洪老爺子見狀,只好親自出馬。他讓二兒子、三兒子跟在他身后壯膽,重新打開后門,大著膽子問:“請問三位朋友從哪來?大過年的進屋喝幾盞熱酒如何?”
三人齊刷刷跳下后墻。原來洪家后院的墻在山坡上,后院墻與后山坡是平的,只高出一條流水溝兒。只見三人見到洪老爺子又齊刷刷地跪下,說:“小人奉主子之命前來送寶,三大壇子金銀如數送到,請洪老爺查收。”
洪老爺子驚訝的說道:“三位壯士,是不是弄錯了?誰也不欠我金銀??!”
來人說:“我家主人說得明明白白,您不是洪家洪繼善老爺么?這不是義洪莊嗎?沒錯的。”
洪老爺子說:“這沒來路的財,我可不能要的,況且我與你們三位素不相識,怎能收下。”來人說:“洪老爺,我們都是奴才,奉命辦事,就別難為我們了,洪老爺不收下,我們回去是交不了差的。”
洪老爺子說:“那只好先寄存在我這里,萬一弄錯了再來取回。那就請三位到舍下喝些熱酒,住下,明天亮天再走不遲。”怎奈三人說什么也不留下,洪老爺命家人取來三個小銀錁子回敬三人。三人不要,洪老爺死活要給。三人拗不過,只好收下,連屋都沒進,又翻后墻走了。
人走后,一家人點燈一看,媽呀!滿滿三大壇子金元寶。洪家驚得目瞪口呆,一個個心神不寧,這要是強盜偷了官家的庫銀怎么辦?我們不成了窩臟了嗎?整個年夜誰也沒合眼。
大年初一的早晨,在溝外掌管煎餅鋪的大兒子回來了。過去的買賣家都是開張到大年三十下午,到了三十吃年飯就關門,從初一到十五都不用開業,因為各家各戶把過年的應用品全都預備齊了,初一到十五就沒人買東西了。按過去的習俗講,初一到十五是年首,這個時候你要是花錢,這一年你就是總往外花錢,因這,初一到十五誰也不花錢,所以各買賣家的鋪面在正月十五之前就不用開門,開門也沒有生意。
洪家煎餅鋪的掌柜回來了,老爺子把昨晚上發生的怪事向大兒子說了。誰知他大兒子也和他說了一件蹊蹺事。他的大兒子講,昨晚大年除夕,煎餅鋪的伙計都放假回家過大年去了,就他一人守著。到午夜以后,就有人敲他店鋪的窗戶,他沒應聲,可來人一個勁兒地敲,他沒辦法,就問了一聲:“什么人?”窗外說:“貪黑走路餓了,想買點吃的,絕不是壞人。”
老大點上燈,拉開賣煎餅的小窗口,借著燈光見外面站著三個人,就說:“各位,今天是大年,沒有煎餅賣。”來人說:“求求你了,什么吃的都行。”洪老大瞧瞧店鋪說:“現在只有一坨煎餅嘎巴,都凍得叮當的了,你能要么?”“拿來吧,什么都中。”洪老大遞過煎餅嘎巴說:“對不起了,大過年的,讓幾位吃這個,就不要錢了。”來人說:“謝過洪掌柜!銀子放在窗臺上了。”來人走后,洪老大朝窗臺一摸,好家伙,三個小銀錁子??!他很納悶,三個過路的人,怎么知道自己姓洪。
聽到這里,洪老爺子問:“那三個錁子你帶回來了沒有?”兒子說:“能不帶來,還沒向爹交賬呢。”“快拿來我看。”
兒子呈上這三個小元寶錁子,老爺子一看,唏噓不已,這正是他給三位送寶者的賞銀。
記錄整理者:張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