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家親/何申

主頁 > 發表園地 > 何申專欄 >

京津冀一家親/何申


京津冀一家親
何申
 
  夏朝初年,大禹把天下分為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后又分置并州、幽州,營州,稱十二州。今天的京、津、冀,〔還有遼寧西部〕,在那時屬幽州。至明朝這一區域謂北直隸,清稱直隸,后分三家。天下大事,分分合合。鄉愁千里,根系一脈。
  老何人在塞北,便知這里幾十年育林萬頃,為阻風沙進京;家鄰灤河,眼見兩岸稻花〔田〕消失數載,為節水送津門。密云水庫兩大支流白河、潮河,分別源自河北張家口〔沽源縣〕和承德〔豐寧,灤河亦發源于此〕。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因戰備需求,多個軍工企業由天津遷往承德,深山老峪,喇叭褲波浪卷時髦一時。待到上山下鄉,更有大批天津知青遍布承德山村,日后像我們這樣天津、承德“組合”〔家庭〕亦不在少數,有一陣承德大街上凈是說天津話的,聽了好個親切,如臨故里。
  承德電視臺春節有一臺“京津冀一家親”少兒節目,那天電視一播,我說舞臺背屏上那六個字咋那么眼熟?后來畫面放大,我樂了,署著我的名呢——好幾年前寫的,敢情這節目一直在辦,還越辦越火,今年參加演出的,就有不少從北京、天津來的小演員,三地一家親,共同慶新春。
  一省省會,治內首善,誰來擔綱,至關重要。遠的不論,單說清直隸省〔總督署〕及后河北省省會所在,就會發現,三百年間,京津冀皆曾擔此重任,接力領軍。1669年直隸總督署由正定遷保定,轄區內即含順天府〔北京〕和天津等眾多府市。1913年河北省省會遷天津,1928年省會又遷至北平,爾后又保定又天津最終落戶石家莊,可稱全國省會搬遷城市數量之冠。事出有原因一言難表,卻也說明一個道理:京津冀同處一域,平原長麥,渤海打魚,太行燕山,長城內外。正如人言:山水緊連,鄉音相同。行政有劃,治界無形。雞鳴三省〔市〕,翅展兩城,更不要說古往今來人員來去貨物交流同求繁榮。值此改革深入之際,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實乃人心所向大事所趨,必將與長江、珠江三角洲一樣,成為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之一。
  毋庯諱言,在京津冀三家之中,河北〔冀〕的發展相對較慢,特別是北部山區,與京津的差距很大。但這里的優勢是地域廣空氣好少污染人口不密。舉個例子,承德市〔縣〕面積將近四萬平方公里,人口360多萬,且是戶籍人口,若除去外出打工,每年實際生活在這里的人,要少得多。而北京、天津的實際居住人口,則比統計數字要多很多。別的不說,如今承德不少鄉村由于缺少青壯年,已變成老人村,種幾畝地還能對付,但面對大好風光秀麗山水,以及老村舊貌空宅閑地,即便有想法,也無能為力。相信有一天三地打破藩籬變成一家,京津人士隨便走進承德市周邊“十大景”旁的任何一條溝,馬上就會說道:敢情咱家還有這么好的地方閑著呢!我們來開發,大家同受益!
太好!
 
上一篇:棉袍在身/何申 下一篇:臘日情趣/何申
?
av综合|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拍拍|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国产三级在线精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