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農家臘酒渾/何申

主頁 > 發表園地 > 何申專欄 >

莫笑農家臘酒渾/何申


莫笑農家臘酒渾
何申
 
  頭年臘月,說是頭年,實則不及一月。群星閃閃,大灶火炕,吃農家飯。年輕的老板喜愛書畫,指著墻上的畫——一位白發老人拄杖行于山間夜色中,祝酒道: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眾人皆贊,我也贊,但又笑,然后喝酒,酒不渾,度數高。
  席散,老板追問我笑的原因。我知道他是個認真人,只好告之——陸游寫這首詩時只有42歲,沒那么老。他愕然,又問那為什么要拄杖。我沒想到他會還問這個,只好隨口說,或者身體不好,或許……車開動了他又問,臘酒為什么是渾的?我回頭再望,月色淡如水,山村臘燈紅。
  陸游生于1125年,《游山西村》這首詩寫于宋孝宗乾道三年即1167年。在此之前,陸游在仕途路上雖有坎坷但總的說還算順暢,任至隆興府通判,已列入副州級干部序列。按說前程不錯,卻因力挺張浚北伐,而張浚又打了敗仗,朝廷追究起來,于1165年被罷官。寫這首詩時,陸游已在家閑賦兩載,壯志滿懷,報國無門,只好寄情于家鄉山水民風??梢韵胂?,此時的陸游雖然才年過四十多歲,因心情郁悶,身體肯定不會很好,他又好喝,有李白之風,估計血壓要高,故在山重水復拐來拐去的路上走,又是黑天,需要拄根木杖……
  至于臘酒渾,原因就簡單了,那臘酒是農家自制的發酵酒,應該是米酒。白居易詩中說“綠蟻新醅酒”,綠蟻,就是指浮在新釀米酒上的綠色泡沫,此時天冷心急,還未過濾就圍著“紅泥小火爐”喝起來,喝完牙床子都是青綠色的。
  發酵酒度數低,一般不超過十多度,說來與現今啤酒差不多,由此也難怪《水滸》里的英雄都能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有人研究,武松連喝十八碗,上岡后本該做的第一件事是解手。高度酒上頭,低度酒漲肚,一泡尿,人就清醒許多。然武松沒有,結果還是叫老虎一驚驚出一身冷汗,才把酒勁消去。說來也是這農家渾酒成全是武松,要是喝60度老白干兒,甭說打虎,恐怕武松連老虎影都見不著,早在小店呼呼大睡了。
  由發酵酒到蒸餾酒,是造酒技術的一次質的飛躍。高度酒由此產生,所向披靡,勢不可擋?!稇饑摺防镏v:“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此酒亡其國者。”儀狄是大禹時代的造酒官,所釀發酵酒,因富含酒精,氣味香馥,味道甘美,大禹有先見之明,發出禁酒令,但結果行不通。發酵酒尚且如此,更何況蒸餾白酒乎?臨近春節,不光大酒廠忙得不行,鄉下小燒鍋也生意興隆。先前有人自釀葡萄酒,現在買了機器可以自釀白酒。
  發酵酒、蒸餾酒,米酒、果酒,白酒,濁酒、渾酒、凈酒,低度酒、高度酒,構成了豐富多彩色調斑斕的美酒世界,也滿足了世人各不相同的需求。由此就想到凡事還是要包容,做事也別單求一色,萬紫千紅才是春。比如為從深山搬出農民建的房子,先前有些地方就建得比家屬院還家屬院,現在則變了,注意了各有特色,外人看,有美感,農民住,心舒坦;曾有一陣鄉鎮所在地臨街建了不少店鋪,但購買力不行生意難做;現在一村一業,精準扶貧,農民守家在地就能致富,比擠到一塊卻沒有生財路強多了。如此堅持下去,再過些年,農民生活更富足,但依然能看到“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的美麗景色。
  燕山八百里,溝壑縱橫,景色萬千,然放眼望去,有山阻隔,難及天邊,可我在這里生活多年,便覺得舒服,有擋有靠。從平原過來的人,好幾年了,問如何,還說憋得慌。這就是習慣,習慣造就特色;南方濕潤,北方人說潮。北方干爽,南方人說燥。這叫彼此不適應,不必強求認同,只望理解;首都繁華,北京人在車流中自由穿插轉瞬即過。當年我去領獎,出火車站就傻眼,還是一位北京大媽帶我過去,我謝她,說北京好,車真多。她得知我從承德來,說你那好,沒這么多車。這叫相互高看,全都歡喜;那時北京空氣就不咋好了,我去了流眼淚,一朋友說我驕氣。發完獎他跟我過來,車過古北口,空氣清新陽光燦爛,他說晃眼睛,趕緊戴墨鏡,我說你才是驕氣。他挺明白,說但愿我在北京也這么驕氣。這叫驕驕二氣,表明道理,環境保護,早該抓起。
  說臘酒渾,這是說到哪去了?這就得怪臘酒了,渾也醉人,不可多喝多說,喝多說多,文章寫寫就寫跑題了……
?
av综合|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拍拍|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国产三级在线精品区